
圖為民警通過多種形式,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活動。武 丹攝

圖為民警通過多種形式,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活動。武 丹攝

圖為民警通過多種形式,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活動。武 丹攝

圖為民警通過多種形式,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活動。武 丹攝
交通安全是民生大事,更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底色。為全力守護群眾出行安全,盂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以“宣傳全覆蓋、意識入人心”為目標,主動下沉一線、精準對接需求,從駕校學員的“駕駛啟蒙”到老年人的“銀發出行”,從建筑工地的“務工大軍”到商圈景區的“往來人群”,從阡陌交通的“鄉間地頭”到川流不息的“自駕公路”,構建起“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、立體交叉”的宣傳網絡,讓交通安全理念如春風化雨般浸潤每一個角落,為轄區道路交通安全筑牢堅實防線。
在駕校播撒“安全種子”,讓學員繃緊“安全弦”
針對駕校學員這一“準駕駛人”群體,盂縣交警大隊將宣傳陣地前移至培訓課堂,聯合資深民警打造“沉浸式”交通安全第一課。
在東坪、東興兩大駕校訓練場,民警向學員們發放精心制作的交通安全宣傳彩頁,彩頁內容涵蓋常見交通標志標識解讀、酒駕醉駕危害剖析、超員超速后果警示、雨天霧天行車技巧等實用知識。民警結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,深入淺出地講解不遵守交通法規可能引發的嚴重后果,讓學員們深刻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。同時,建立“駕校宣傳考核機制”,將學員安全知識掌握情況與培訓結業掛鉤,倒逼駕校將安全意識培養融入日常教學,從源頭上減少“馬路殺手”的產生。
編織“安全網”,讓老年人出行更安心
考慮到老年人視力聽力下降、交通安全知識更新滯后等特點,盂縣交警大隊組建“銀發關懷”宣傳小分隊,深入社區開展“銀齡護航”行動。
在社區廣場、老年活動中心,民警用通俗易懂的方言,配合圖文并茂的交通安全彩頁,詳細講解“三要三不要”準則:要走斑馬線、要穿亮色衣物、要主動讓行車輛;不要闖紅燈、不要逆向行駛、不要騎車帶人。在講解過程中,民警結合彩頁上的事故案例插圖,反復叮囑老人夜間出行務必穿戴反光標識,橫過馬路前要“左看右看再通過”。民警還叮囑老年人將彩頁折疊收好,帶回家跟家人一起學習。此外,大隊聯合社區設立“老年出行勸導崗”,發動志愿者在早晚高峰時段協助提醒老人注意路況,讓“銀發族”的每一次出行都有安全護航。
給務工人員敲響“安全鐘”,讓平安伴隨奮斗路
針對建筑工地務工人員早出晚歸、電動車騎行集中的特點,盂縣交警大隊將宣傳課堂搬進工地食堂、宿舍。利用早餐、午休時間,開展“工地安全小課堂”,用“鄉音”講解騎乘電動車不戴頭盔、逆向行駛等行為的危害。
在建筑工地,民警搭建“流動安全講堂”。針對務工人員電動車載人、面包車超員等突出問題,結合工地周邊道路特點,詳細講解超員對車輛操控性能的影響,電動車違規載人在急剎、轉彎時的致命風險。同時,向企業發放“交通安全責任書”,督促用工方將安全出行納入員工管理,形成“警企共管”的宣傳合力,讓“出門戴頭盔、騎車守交規”成為務工人員的自覺行為。
在商圈打造“安全窗口”,讓文明交通觸手可及
盂縣交警大隊與轄區商超、餐飲、快遞等商鋪建立“警商共建”機制,將沿街店鋪轉化為交通安全宣傳的“前沿陣地”。
民警在商鋪電子屏循環播放“一盔一帶”宣傳視頻,在收銀臺、取餐口擺放交通安全提示牌,鼓勵商戶化身“安全監督員”,發現不文明交通行為及時提醒。在大型商圈設置固定宣傳點,民警與商戶志愿者聯合開展“安全知識大轉盤”“違規行為VR體驗”等互動活動,讓消費者在購物休閑之余學習交通法規。此外,針對外賣、快遞騎手流動性強的特點,定期組織“騎手安全培訓會”,通過分析典型事故案例、講解配送路線安全隱患,引導騎手做“文明交通的踐行者和傳播者”。
讓流動宣傳“在線”,為旅游安全護航
每逢節假日,景區及周邊公路成為車流、人流密集區域。盂縣交警大隊瞄準景區“人流密集、輻射面廣”的特點,將交通安全宣傳巧妙融入山水之間,讓每一次駐足觀賞、每一段自駕旅途,都成為安全意識扎根心間的契機,為游客的“詩與遠方”筑牢流動的安全防線。
大隊提前謀劃,在景區入口設置“旅游安全服務站”,為游客提供景區交通導覽圖、免費頭盔租賃等服務,同時講解山區道路彎道減速、停車規范等知識;組建“鐵騎宣傳隊”,沿自駕熱門路線開展流動巡邏,通過車載廣播實時提醒駕駛人“注意限速”“保持車距”;在觀景臺、服務區設置臨時宣傳點,向游客發放“文明出行倡議書”。針對露營、徒步等新興旅游方式,大隊通過景區微信公眾號、抖音等平臺發布“戶外交通安全指南”,用短視頻形式展示迷路、車輛被困等突發情況的應對方法,讓安全意識成為游客的必備行囊。此外,民警還在沿途的加油站、服務區等地,張貼交通安全宣傳海報,利用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標語,讓交通安全知識隨處可見,時刻提醒駕駛人繃緊安全弦,做到警鐘長鳴。
讓安全聲音“落地”,打通農村宣傳“最后一公里”
盂縣交警大隊深知,農村交通安全是筑牢全域安全防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更是守護鄉親們“錢袋子”與“命根子”的關鍵所在。大隊將宣傳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、農家院落,讓交通安全的“大喇叭”響徹鄉間,讓文明出行的種子在泥土里扎根,為鄉村振興鋪就平安底色。
“各位村民,農用車違法載人、酒后駕駛、無牌無證駕駛,這些行為就像埋在路上的‘定時炸彈’,隨時可能引發事故,大家一定要自覺抵制。”在農村地區,盂縣交警大隊充分利用“大喇叭”傳播范圍廣、滲透力強的優勢,每天早中晚三個時段定時播放交通安全知識,進一步提升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識。結合農村趕集、廟會等聚集性活動,民警設立“流動宣傳大篷車”,通過播放事故警示片、開展交通安全知識有獎問答,吸引村民主動參與。民警走村入戶時,隨身攜帶“交通安全流動展板”,用發生在身邊的案例講解超員、超載等違法行為的危害,并為村民的電動車免費粘貼反光標識。此外,培育“農村勸導員”,定期開展培訓后讓其深入田間地頭、農家院落傳遞安全知識,讓“‘大喇叭’響起來、宣傳車動起來、勸導員講起來”成為農村交通安全宣傳的新常態。
交通安全宣傳沒有終點,只有新起點。盂縣交警大隊將始終秉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理念,持續探索更接地氣、更有溫度的宣傳方式,讓交通安全從“被動要求”變為“主動自覺”,讓每一條道路都成為“平安大道”,為轄區群眾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。